>
话是这样说,但在座的三人都明白,物价并不能抹平收入的差距。
尤其是在工业品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人家一个月的工资能买好几台彩色电视机,而我们国内居民得两三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够一台电视机的钱。
这就是差距。
目前来看,这个差距像马里亚纳海沟一样不可逾越,估计连这个时代的国人都没想到,我们有一天能追上去。
余思雅笑了笑,打破了沉默:“田主任,既然他们国内的火腿肠这么贵,那如果将咱们的火腿肠出口过去呢?”
外汇这么难挣,但又不能缺。
没有外汇就没法到国外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提升自己。
田主任和孟兰听到这个提议都呆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惊叹地看着余思雅:“余总,你可真想得出来。
人家发达国家什么都有,怎么会缺咱们这东西啊。”
孟兰不看好余思雅这个提议。
余思雅却不这么认为。
发达国家又不是人人有钱,总还是有穷人的。
而且追求性价比是人的天性,谁不喜欢便宜耐用的东西?三四十年后,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发达国家的小商品大多都是中国制造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日本的猪肉这么贵,他们的这么便宜,哪怕加上运费和关税,卖到日本去,也比国内的利润高多了。
余思雅觉得这不失为一个赚钱的路子,但田主任当时大部分时候都呆在工厂学习,所以对日本火腿肠的情况也并不了解。
从他这里弄不到信息,余思雅心里升出了一个新的想法。
离开田家后,她去书店买了日语方面的书籍,打算去请教学校里会日语的老师,先自学一些基本的用语。
余思雅的日语还没学好,工厂那边总算传来了好消息,田主任将火腿肠生产线的最后一个难题攻克了,不日就可以量产这个机器。
听到这个消息,余思雅兴奋得半宿没睡着。
他们终于踏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而且他们以后还会踏出下一步,下下步,在技术上不断学习进步,花一代人的青春和辛勤的汗水去追赶上发达国家,改变民族的命运!
只不过这时候,已经接近年关,机器量产也只能等年后了。
机器的事先放下,余思雅要赶回辰山县参加清河鸭的又一个年度总结大会!
她将沈建东三人也带上了:“正好,你们也很久没回去了,跟我回去两天,看看家乡的变化!”
三个孩子都有些意动,答应了下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