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不理解大哥的想法,然而实在难以接受。
抛开道德上的分歧不谈,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无法想象再重回漂泊流离生涯。
而且,最重要是,前年入冬,因为没经历过蜀中阴寒湿冷的天气,大哥一直病到开春。
要不是"
富文堂"
尹大老板鼎力相助,双胞胎简直慌了神。
蜀州人迹罕至之处,气候更加变幻莫测,眼看着大哥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怎么敢随便挪地方?
子释提出的方案四是:贿赂户长里正,瞒住不报,拖过今年再说。
这也是他明确表态坚持要实行的方案。
商量半天,最后兄妹三个通过论辩投票猜拳打赌各种正经不正经的斗争方式达成一致:允许子释尝试一次方案四,若不成功,子周选择参加科考应试。
弟弟作此决定,也是子释意料中事——"
庙算者胜"
么。
因此一听里正提起弟弟的事,子释马上含蓄的从袖子里掏出一个丝囊,借着拱手行礼之机递了过去:"
是打算叫他进学应试。
只不过舍弟愚顽拙劣,学业进境缓慢,恐怕……"
崔员外明白了:这位李士子不愿弟弟服兵役,又怕今年考不上,想先拖着。
挑开丝囊一角,黄澄澄七八个纯金锞子,个头不大,分量不轻。
九曲回肠绕了又绕,才下定决心递回去:"
唉……李公子爱护兄弟,这份心意叫人感动。
只是公子大概不知道,年前封兰关已经打了好几仗,兵部的大人们正月里都没歇着。
上头公文催得紧,谁要敢隐匿瞒报……别说这皇差没了,身家性命恐怕都得搭进去。
"
听这意思,竟是前方形势紧张,丝毫没有通融的余地。
又试探几句,才知道西戎军队三月前到了封兰关下,与侯景瑞交锋几次,互有折损。
因天冷下雨,暂时收兵,却一直围而不去。
宫中朝里一片惊惶,征兵的敕令接二连三,所有年及十五的新丁,全部得按时上报兵部。
崔员外目光在钱袋子上留恋的打个转:"
我看,令弟不如今春碰碰运气。
若是得中,往后也没了这个烦恼……"
"
多谢员外忠告。
便是如此罢,劳烦户长把李子周登在春试名册里。
"
子释鞠一躬,却不接那丝囊,微笑道:"
新春未过,员外和各位大叔大哥已然为朝廷奔忙操劳,实在令人感佩。
"
几位收税官与李公子亲切告辞,笑眯眯走了。
双胞胎这才出来。
二人早听见外边对话,忧虑道:"
大哥,朝廷征兵征得这么急,封兰关要守不住了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