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上面也要整顿这个事,毕竟后方不稳,前方就要乱。
但为了更好的舆论导向,在报道负面新闻的时候也要适时地报道相应的正面新闻,免得引起恐慌和不满。
没有人比一个愿意留在夫家抚养两个没有血缘关系弟妹的烈属亲自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了。
余思雅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恰逢其会,早两个月,晚几个月都赶不上。
只能说运气太好了,刚刚恰在这个点上。
周部长听说了缘由后很高兴:“早该整顿了,别人拿命换回来的钱,这些人也好意思贪,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老子有时候都想一枪崩了这些家伙!”
“确实,有些人太不像话了,是要整顿,不过老周你可不能胡乱。
对了,老周,我有个想法,咱们咱们要对烈士的父母妻儿多照顾一些,这不八一建军节快到了吗?回头你们武装部统计一下,咱们公社虽然穷,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但也要表示表示。
我提议咱们下乡给这些烈属一家发五斤大米,一斤猪肉做慰问。”
冯书记轻轻敲着桌子说。
周部长自然没意见:“行,那我就替烈属们谢谢冯书记了。”
“谢我做什么?要谢就谢国家和党,对了,小李呢,让他去喊个人,怎么这么久还不回来?”
冯书记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再不来,就要下班了。
小李其实已经来了好几分钟了,听到冯书记提起他,只得畏畏缩缩地敲了敲门:“冯书记,周部长,出事了,余思雅不见了。”
“不见了?好好一个大活人怎么会不见,怎么回事,你说清楚。”
周武火大。
小李只得将清河村发生的事捡着重点说了一遍:“……事情就是这样的,余思雅被沈家人给赶走了,但她没回娘家,不知道去了哪里。
清河村的大队长已经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出去找人了。”
“好个沈家,能耐了,公然赶人,谁给他们的权利?他们沈家的规矩比国家律法都还大是吧?”
周武火冒三丈,气冲冲地出去,点上民兵,“走,去清河村,老子去会会这些姓沈的。”
冯书记也气得不轻,上面才要重点整顿这个,沈家人就往枪口上撞,得亏是余思雅写了篇文章出名了,他恰好让小李去找人,不然这事他一点都不知道,最后还成了他的过失。
“这个事得严肃处置。”
冯书记跟着出来,“我也与你一道去看看,这沈家好大的排场,连别人正儿八经娶回家的媳妇儿也能赶走,谁给他们的胆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