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只幕后的推手,很有可能便是同行之人------李谦将怀疑的矛头直指赵家。
“你觉得,这是意外还是人为?”
他看向杨清问道。
“若说是意外,我是不信的。”
杨清摇了摇头,眉间虽隐现忧虑之色,却仍耐心地回答了李谦的问题,“咱们的香皂,头一个用的便是咱们自个儿,这么长时间都未出现过不适症状,为何突然之间,就有这么多人用出了问题?很显然,这是有人在对付咱们了!”
李谦轻轻颌首,笑道:“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不过事无绝对,咱们也不能光凭自己的猜测,便给此事做下定论。
若真是咱们的香皂出了问题,那就真是在害人了。”
“我明白。”
杨清点一点头,说道:“得到消息后,我已经派了人出去,看能否暂缓局面的继续恶化,顺带着再查一查,情况是否属实------”
俩人正说着话,下人便匆匆来报,衙门许捕头求见。
直觉告诉李谦,许杰这时过来,很可能便与香皂之事有关。
与杨清对视一眼,他出声对那下人吩咐道:“带许班头进来吧。”
“是。”
下人应声退下,很快便领来了一脸焦急的许杰。
“师爷,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
“您的铺子马上就要让县衙给封了!”
来到他的面前站定,许杰看了一眼杨清,心中自是明白,李谦此刻应是业已知晓此事,便继续道:“就在方才,有人将你们铺子里的掌柜给告到了县衙,大骂他是奸商,专售害人的东西,衙里已经接了状子,姓冯的这会儿已经领着手下拿人去了。”
许杰口中所说的,自然是快班首领,冯捕头。
“今日似乎不是放告日吧?”
李谦问道。
事实上,这会儿不是明末,官场上亦尚未形成“三六九日放告”
的惯例。
而像朱元璋这样的勤勉过人的君主,也不可能会允许地方州县里出现主官偷懒的现象。
但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杭州府城毕竟有两个首县,每日只需一个衙门接告就行,单日仁和,双日钱塘。
造成这样的现象,主要是两县所辖区域不明确所致。
百姓们可弄不清楚自己该归哪个衙门管,反正一有起事来,便胡乱找个县衙就告上去,县官还不敢不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